Error in widget BackToTop: unable to write file /var/www/html/w/extensions/Widgets/compiled_templates/wrt670f93f6156c88_67266246

CCBibleStudy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Isa 7

From Jesus Wiki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Subtopic Preface

A topic preface may go here...

Passages

Isa 7:1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

Isa 7:2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

Isa 7:3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

Isa 7:4 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裏膽怯。

Isa 7:5 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

Isa 7:6 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

Isa 7:7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Isa 7:8 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

Isa 7:9 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

Isa 7:10 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

Isa 7:11 你向耶和華你的 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

Isa 7:12 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

Isa 7:13 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麼。

Isa 7: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Isa 7:15 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喫奶油與蜂蜜。

Isa 7:16 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

Isa 7:17 耶和華必使亞述王攻擊你的日子臨到、你和你的百姓、並你的父家、自從以法蓮離開猶大以來、未曾有這樣的日子。

Isa 7:18 那時、耶和華要發聲、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

Isa 7:19 都必飛來、落在荒涼的谷內、磐石的穴裏、和一切荊棘籬笆中、並一切的草上。

Isa 7:20 那時、主必用大河外賃的剃頭刀、就是亞述王、剃去頭髮、和腳上的毛、並要剃淨鬍鬚。

Isa 7:21 那時、一個人要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

Isa 7:22 因為出的奶多、他就得喫奶油‧在境內所剩的人、都要喫奶油與蜂蜜。

Isa 7:23 從前凡種一千棵葡萄樹、值銀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時、必長荊棘和蒺藜。

Isa 7:24 人上那裏去、必帶弓箭、因為遍地滿了荊棘和蒺藜。

Isa 7:25 所有用鋤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荊棘和蒺藜、不敢上那裏去‧只可成了放牛之處、為羊踐踏之地。

Isa 7:1 And it came to pass in the days of Ahaz the son of Jotham, the son of Uzziah, king of Judah, that Rezin the king of Syria, and Pekah the son of Remaliah, king of Israel, went up toward Jerusalem to war against it, but could not prevail against it.

Isa 7:2 And it was told the house of David, saying, Syria is confederate with Ephraim. And his heart was moved, and the heart of his people, as the trees of the wood are moved with the wind.

Isa 7:3 Then said the LORD unto Isaiah, Go forth now to meet Ahaz, thou, and Shearjashub thy son, at the end of the conduit of the upper pool in the highway of the fuller's field;

Isa 7:4 And say unto him, Take heed, and be quiet; fear not, neither be fainthearted for the two tails of these smoking firebrands, for the fierce anger of Rezin with Syria, and of the son of Remaliah.

Isa 7:5 Because Syria, Ephraim, and the son of Remaliah, have taken evil counsel against thee, saying,

Isa 7:6 Let us go up against Judah, and vex it, and let us make a breach therein for us, and set a king in the midst of it, even the son of Tabeal:

Isa 7:7 Thus saith the Lord GOD, It shall not stand, neither shall it come to pass.

Isa 7:8 For the head of Syria is Damascus, and the head of Damascus is Rezin; and within threescore and five years shall Ephraim be broken, that it be not a people.

Isa 7:9 And the head of Ephraim is Samaria, and the head of Samaria is Remaliah's son. If ye will not believe, surely ye shall not be established.

Isa 7:10 Moreover the LORD spake again unto Ahaz, saying,

Isa 7:11 Ask thee a sign of the LORD thy God; ask it either in the depth, or in the height above.

Isa 7:12 But Ahaz said, I will not ask, neither will I tempt the LORD.

Isa 7:13 And he said, Hear ye now, O house of David; Is it a small thing for you to weary men, but will ye weary my God also?

Isa 7:14 Therefore the Lord himself shall give you a sign; Behold, a virgin shall conceive, and bear a son, and shall call his name Immanuel.

Isa 7:15 Butter and honey shall he eat, that he may know to refuse the evil, and choose the good.

Isa 7:16 For before the child shall know to refuse the evil, and choose the good, the land that thou abhorrest shall be forsaken of both her kings.

Isa 7:17 The LORD shall bring upon thee, and upon thy people, and upon thy father's house, days that have not come, from the day that Ephraim departed from Judah; even the king of Assyria.

Isa 7:18 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in that day, that the LORD shall hiss for the fly that is in the uttermost part of the rivers of Egypt, and for the bee that is in the land of Assyria.

Isa 7:19 And they shall come, and shall rest all of them in the desolate valleys, and in the holes of the rocks, and upon all thorns, and upon all bushes.

Isa 7:20 In the same day shall the Lord shave with a razor that is hired, namely, by them beyond the river, by the king of Assyria, the head, and the hair of the feet: and it shall also consume the beard.

Isa 7:21 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in that day, that a man shall nourish a young cow, and two sheep;

Isa 7:22 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for the abundance of milk that they shall give he shall eat butter: for butter and honey shall every one eat that is left in the land.

Isa 7:23 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in that day, that every place shall be, where there were a thousand vines at a thousand silverlings, it shall even be for briers and thorns.

Isa 7:24 With arrows and with bows shall men come thither; because all the land shall become briers and thorns.

Isa 7:25 And on all hills that shall be digged with the mattock, there shall not come thither the fear of briers and thorns: but it shall be for the sending forth of oxen, and for the treading of lesser cattle.

Remarks

Index

http://ccbiblestudy.net/Old%20Testament/23Isa/23index-T.htm

註解

http://ccbiblestudy.net/Old%20Testament/23Isa/23CT07.htm


【賽七1】「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

 〔呂振中譯〕「當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執政的日子、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耶路撒冷來要攻打它,卻不能攻取。」
 〔暫編註解〕亞哈斯在位的時候。這個信息顯然是在大約西元前734年,亞哈斯將要即位的時候發出的(見第16節注釋)。
        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亞述的文獻表明,烏西雅,可能還包括他的兒子約坦,對亞述採取了強硬的立場,但亞哈斯則比較友好。為了收買亞述的幫助,他從聖殿和自己的王宮拿出金銀來,送給提革拉-毗列色(見王下16:5-10注釋)。我們根據王下15:29得知以色列王比加是反對亞述人的,所以提革拉-毗列色攻擊他。從亞述的文獻中我們也得知,亞蘭王利汛採取了同樣的立場。可能當時大部分西亞國家都聯合起來對抗亞述。比加和利汛進攻亞哈斯是想廢黜他,並策立新的國王,也許要迫使猶大加入反對亞述的聯盟。
        不能攻取。據代下28:5-15,猶大在比加和利汛手下曾遭到慘重的失敗。亞喀巴灣的以拉他落入亞蘭人手中(王下16:6)。但耶路撒冷雖然受到圍困,卻沒有被攻克(王下16:5)。
    1~2 列王紀下十六章5至18節和歷代志下二十八章5至21節記載本章的歷史背景。“亞蘭”(敘利亞)與“以法蓮”(北國以色列的十個支派)背叛他們的君主亞述,並且試圖強迫猶大加入他們的聯盟,即使那意味廢黜亞哈斯,而以一個傀儡君王——他比勒的兒子(6節)——取而代之。以賽亞也看見一個政治上的危機,因為亞哈斯信靠人的能力,而不信靠神的能力。
        1~2亞蘭最後的王利汛與以色列倒數第二個王比加都不是通過正常途徑登基的,他們篡奪了別人的王位。由此可知,當時國際形勢及各國內政極其動盪不安。好像林……吹動一樣: 以磅礴的氣勢形容他們不安的心靈,描述席捲整個民族的不安。
        1-9預言以色列與亞蘭的計謀不會得逞,以色列國必亡。
        1~14以色列被亞述所滅。北國以色列與敘利亞結成同盟,圍攻東猶大之地耶路撒冷(王下16:5)。猶大王亞哈斯為此喪膽,無視以賽亞的勸告(7:3-16),與勢力強大的亞述結成同盟。結果,北國以色列的許多百姓被擄至亞述(王下15:29;16:9)。亦稱被擄加利利(B.C.734)。12年之後,北國以色列完全被滅(B.C.722)。若按時間順序排列1-10章,第6章的事件最早發生,然後是7-10章,最後是1-5章。以賽亞並未按年代順序排列自己的事工與預言,而是根據自己的觀點,按照事件的輕重程度排列的。
        1-17  以賽亞應許膽顫的亞哈斯王可以脫臉:在這混亂危急之際,以賽亞奉神諭鼓勵亞哈斯王堅持中立,不向以色列與亞蘭軍屈服,也不向亞述求助,單單仰賴神。
      本章背景是亞蘭國和北方的以色列國聯合對抗轄制他們的亞述帝國。他們強逼猶大國王亞哈斯加盟,否則便攻打猶大,廢除亞哈斯,設立一位依從他們的“他比勒的兒子”為傀儡王。參《王下》十六章;《代下》二十八章。處於猶大國運最低潮的亞哈斯王於是求助於亞述,自此猶大國便作了亞述的附庸。後來,亞哈斯背棄亞述,欲與埃及聯盟,與之對抗。這些事情交織成本書中先知與宮廷上下之間的故事。先知反對猶大王在國際間玩弄政治手腕而不倚靠神。
        7:1-8:22  猶大偏行己路必遭禍:當亞哈斯承繼約坦作猶大王時,適逢亞述勢力高漲,並於主前七三五年西侵。北國以色列與亞蘭聯盟抗亞述,並力邀猶大加盟。但猶大拒絕,他們於是揮軍南下要逼使猶大就範(參王下16章; 代下28章)。這局勢就是本章及第8章的背景。本段記載應驗了6:9-10的預言,百姓果然不接受以賽亞的話。
    七~十二章通稱為“以馬內利預言篇”,多處清楚明確地預言彌賽亞降臨的應許。1,七14預言了彌賽亞的名字,稱為“以馬內利”(參七14注;太一23)。2,九6~7預言了彌賽亞以嬰孩樣式出現,生為大衛的後裔,實現神對大衛的應許。3,十一1預言了彌賽亞雖然是君王大衛的後裔,但出身寒微,稱為只有平民身分的“耶西的本”,但卻結果累累。四十章以後對彌賽亞的預言,和本書前半部有很大不同。他不再是顯赫的君王,而是受苦的僕人。在那裡有四首僕人之詩表明此點。1,四十二1~7預言僕人不畏艱辛,百折不撓傳揚真理。2,四十九1~7預言蒙揀選、接受裝備,成為快刀利箭。3,五十4~9預言僕人忠心教導,堅忍不拔。4,五十二13~五十三12預言僕人的苦難與憂患。

【賽七2】「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

 〔呂振中譯〕「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已在以法蓮頓下了』,王的心和人民的心就都搖動,像林中的樹在風前搖動一樣。」
 〔暫編註解〕一般來說,在先知書中“以法蓮”和“以色列”這兩個名字都代表分裂後在北方的以色列國。以色列國後來又稱為“撒瑪利亞”(王上二十一1)。
      “大衛家”指猶大國王朝。當時的王時亞哈斯。
    「以法蓮」:指北國以色列。
        有人告訴。那是向大衛家的代表亞哈斯報告的。攻擊是特別針對大衛王朝的,目的是要廢黜亞哈斯,立他比勒家族的人為新王,登上猶大的寶座(第6節)。
        王的心。死海古卷1Qisa沒有這個詞語。
        跳動。或“恐懼”。面臨被罷免的前景,亞哈斯深感恐懼(第6節)。他是背道的人,不信賴神。他覺得他的王國很快就要崩潰了。

【賽七3】「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以賽亞說:『你和你兒子餘民必回〔或譯: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盡頭,到漂布者之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
 〔暫編註解〕以賽亞的兒子施亞雅述一名的意思是“餘民歸回”(參八18注)。
      “到上池的水溝頭”:此時猶大王亞哈斯到城上去察看水源,準備應付敵軍圍城時,有足夠水源供應。
    “施亞雅述”的意思是“餘民要歸回”。
        「施亞雅述」:意即「剩下的將要歸回」(參10:21-22),暗示百姓的頑梗悖逆必招致神的審判。神命先知帶同這兒子去見王,提醒王百姓會否受罰在乎他是否願意轉回仰賴神。
        「上池的水溝頭」:王在這地方巡視,要布下防禦,以免敵人截斷耶京的水源。
        在……大路上: 以賽亞懷著不安、沉重的心巡視,察看守城狀況。
        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雖然亞哈斯本人是邪惡的國王,但神還不想讓大衛的王朝結束(見創49:10;撒下7:12,13)。所以以賽亞奉命去告訴國王,神的旨意是保存猶大,並打敗侵略她的人。
        施亞雅述。直譯是“餘民回歸”。以賽亞和他的兒子是神所安排作百姓預兆的(賽8:18)。與以賽亞同時代的何西阿也是這樣。他兒女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何1:4-9)。以賽亞不斷地向百姓宣講余民回歸的信息(賽4:2,3;10:21等)。
        上池。城市在受到圍攻的時候,供水是非常重要的。“上池”已確認為基訓的上池,稱為聖馬利亞井或處女泉。它位於俄斐勒以東,聖殿以南的汲淪穀。希西家後來就是從基訓開挖了他著名的西羅亞水道(王下20:20;代下32:30),把水引到城裡的西羅亞池。在亞哈斯的時代,遭到圍城時水源將留在城外,所以要採取步驟把水引進城內,而又不讓敵人獲得。
        3~17神看顧處在危機中的人。神差以賽亞安慰深陷不安中的猶大王亞哈斯。神眷顧置身於危機中的人。重要的是我們在危機中是否追隨神的道路。

【賽七4】「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

 〔呂振中譯〕「對他說:“你要謹慎、鎮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怒氣之猛烈而害怕,不要心裏膽怯。」
 〔暫編註解〕“利瑪利的兒子”:指以色列王比加(七1)。
      “兩個冒煙 的火把頭”。即敘利亞(在主前732年被征服)和以色列(在主前722年亡國)。以賽亞約在前735年說出這話。
    「冒煙的火把頭」:形容以色列王和亞蘭王的破壞力量。他們雖來勢洶洶,但不久將為亞述所殲滅。
        火把頭: 強調猶大仇敵的無能(亞3:2)。看似極難勝過的逆境,只要有神同在,絲毫不能侵害聖徒(41:10;約16:33)。
        你要謹慎安靜。有天上主宰的幫助,就不必害怕。但國王不肯信賴神,結果在面臨無法應付的局面時就絕望了。
        兩個冒煙的火把頭。表示輕視。以色列和亞蘭及其國王是外強中乾的,就像冒著餘煙的火把,快要燒完了。只要輕輕一拍,就會熄滅。天上的神現在預言了他們的厄運,是要亞哈斯能採取聰明的對策。亞哈斯需要考慮的,是日益強大的亞述,而的不是苟延殘喘的亞蘭或以色列王國。在以後的四五十年間,猶大將幾乎被亞述所吞併,而亞哈斯現在所採取的策略,將不可避免地使猶大落入亞述的手中。

【賽七5】「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

 〔呂振中譯〕「因為亞蘭、以法蓮和利瑪利的兒子、陰謀要害你,」
 〔暫編註解〕5-6  先知揭示以色列與亞蘭的陰謀。

【賽七6】》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

 〔呂振中譯〕「說:『我們來上去攻擊猶大,使它恐怖,攻破它來歸我們,在那中間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
 〔暫編註解〕「他比勒」屬亞蘭名,顯然他的兒子並非猶大宗室人士,而是北國與亞蘭國反亞述聯盟的支持者。
      攻擊猶太。這個計畫就是要征服猶大並據為己有。
    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要廢黜亞哈斯,結束大衛的王朝,立“他比勒的兒子”為新的國王。這個新國王的身份不得而知,但據認為是亞蘭人,因為“他比勒”是亞蘭語,意“神(為)善”。以色列和亞蘭一致決定要在大衛的寶座上設一個傀儡新王。

【賽七7】「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呂振中譯〕「因此主永恆主這麼說:這計謀必立不住,也不能實現;」
 〔暫編註解〕這所謀的……不得成就: 亞蘭王利汛與以色列王比加派使者到摩押、亞捫、猶大、以東等國,勸他們加入反亞述同盟。其他國家都加入了,惟獨猶大的亞哈斯反對。惱怒的亞蘭與北國以色列興兵圍困耶路撒冷,他們的計畫被亞哈斯的援手革拉毗列色三世粉碎,本想懲罰猶大,反被亞述大大摧毀(王下15:29;16:9)。然而亞哈斯王畢生未能擺脫因此負上的亞述之軛。
    大衛的家還不會垮臺。以色列和亞蘭的計畫是與神作對的,所以不會成功。神對大衛家另有計劃(見創49:10;撒下7:12)。祂不許人干預祂對於猶大的旨意,結束彌賽亞要從中出來的王朝。

【賽七8】「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

 〔呂振中譯〕「因為亞蘭的首都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
 〔暫編註解〕“六十五年之內”:以賽亞說話時約在主前735年。主前669至670年間,亞述王以撒哈頓已將北國的民徙往他國,又遷徙外地之民入住以色列地,使以色列的民族主義冷卻,不再成國。這正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入住之民與當地居民結婚,這便是後世的撒瑪利亞人(看王下十七24~34)。
      “六十五年之內”。即在主前669年之前,那時有外來的殖民住進以色列地。他們與未被放逐的以色列人通婚,所生的後代就是撒瑪利亞人。
    「六十五年之內」:若從當時(主前七三五年)算起,六十五年後亞述已亡了北國,並已將北國的百姓徙至異地。
        這個預言的意義不明確。根據本注釋暫時採用的列王“短”年表,該預言大約是在西元前734年發出的。而任何“長”年表也不會把亞哈斯的即位定在西元前742年之前。但到了西元前722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國隨著撒瑪利亞被亞述人攻佔而告結束。有些現代學者認為“六十五年之內”是後來加上去的,打斷了第8節和第9節之間的思路。。但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這是後來插入的。
        假如以賽亞原來的文本就有六十五這個數字,又沒有明確的理由來否定它,那就有兩種實現的可能性。西元前734年再過六十五年,包含頭尾兩年在內,就到了西元前670年。當時正是以撒哈頓(西元前681-669年)統治亞述。以撒哈頓(和他的繼任者亞述巴尼拔)曾把某些美索不達米的民族遷到北方以色列王國的領土上(拉4:2-10)。這是以色列亡國(西元前723或722年)以後很久的事了。亞述採取分散臣民的政策,是為了消除這些民族原來的特色和歸屬感。所以以色列十個支派的許多人就散佈到周圍的人口中,經常被稱為“迷失的”支派。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後來可能與來自猶大的俘虜一同回到故鄉。他們融入猶太人的團體,只能作為古代猶大王國的延續,而不是古代以色列王國的延續。
        還有一種解釋:六十五年大約可能從烏西雅或耶羅波安二世在位發生地震的時候開始。阿摩司提到這一次地震是神懲罰的預兆。如果這樣,以賽亞在這裡只是指撒瑪利亞於西元前723或722年的陷落。這是有可能的,但缺乏證據,因為地震的精確日期尚未確定。既然不知道六十五年的準確起點,我們今天就不可能也不必要探究預言的含義了。很有可能這種特定的預言對當時代的人來說是很明確的。讓他們明白,顯然要比讓我們明白更加重要。
        8~9六十五年之內: 以賽亞在亞哈斯王第二年發出預言,即B.C.734。第65年是B.C.669。正是亞斯那巴繼以撒哈頓登上亞述王位的那年。他為政時,為了對付帝國內到處發生的叛亂,親自統治埃及、以攔及巴比倫,在其他地區施行流民政策,根除以民族為中心的叛亂。因此,撒瑪利亞百姓只能在巴比倫、古他、西法瓦音等地作流民。結果,北國以色列的單一民族性幾經破壞,他們的耶和華信仰也與外邦神信仰混合(王下17:24-33)。以賽亞預言,撒瑪利亞將在B.C.722年被攻陷,不再是獨立國家,至此甚至完全喪失其民族性。從此,撒瑪利亞等地的以色列淪為混血民族,遭到百般藐視(約4:9)。

【賽七9】「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

 〔呂振中譯〕「以法蓮的首都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六年五年之內以法蓮一定破敗、不能成為一族之民〔「六年五年……一族之民」由第八節移此〕:你們若不信靠,一定不能牢靠。”』」
 〔暫編註解〕本節下半在原文是押韻的。
      「你們」:包括亞哈斯王及追隨他的王室人員。
    「信」與「立穩」二字同一字根,整句強調真正的安全來自信靠神。
        亞哈斯顯然不相信神保證比加和利汛的計畫不會成功的話語。他仍然害怕。既沒有信心,就不可能蒙神悅納(來11:6),更不可能順服神智慧和仁慈的引導。

【賽七10】「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又告訴亞哈斯說:」
 〔暫編註解〕10~16亞哈斯的不信。神藉著先知以賽亞的兒子施亞雅述(3-7節)啟示猶大將不會滅亡,亞哈斯卻未能完全相信,想繼續依靠亞述。神在責備亞哈斯之前,差以賽亞啟示“童女與其子以馬內利”的兆頭,以使亞哈斯確信猶大必然得救。在此,再次感受到神對百姓無限憐憫之情。
    10-17賜下童女懷孕生子的兆頭,使王信靠神,不仰賴亞述的勢力。當時局勢愈來愈緊張,以賽亞給亞哈斯王的安慰 (3-9) 顯然未奏效,神再派他向王說話。按王下16:7的記載,亞哈斯王終向亞述求救,本段可能在亞哈斯王作此行動之前。

【賽七11】「“你向耶和華你的 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

 〔呂振中譯〕「『你向永恆主你的神求個兆頭,或者求顯於陰間那麼深,或者求顯於上天那麼高都可以。』」
 〔暫編註解〕“兆頭”不一定是神蹟般的事物或現象,可以是極自然卻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例如新生嬰兒的名字。神要藉一個兆頭,在此難於作決定的時際,增加亞哈斯的信心、證明先知所言正確。
      亞哈斯可以求任何一樣東西作兆頭,以證明先知所言真確。
    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神的這項提議是為了增強亞哈斯的信心。神經常賜下這樣的兆頭來幫助軟弱或懷有偏見的人樹立信心。
        或求顯在深處。馬所拉學者將只有輔音的希伯來文本h`mq sh'lh 理解為ha`emeq she'alah(“在深處”)。 但比馬所拉學者早好幾個世紀的七十士譯本等希臘語譯者,把h`mq sh'lh 譯為ha`emeq she'olah(“到陰間的深處”)。無法判別哪一個是正確的,儘管希伯來語的語法結構,傾向於“到陰間的深處”。關於“陰間”的含義,見撒下12:23;22:6;箴15:11注釋。關於天上的高處和陰間的深處之間對比的其他例子,見申32:22;伯11:8;詩86:13;139:8。

【賽七12】「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

 〔呂振中譯〕「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永恆主。』」
 〔暫編註解〕雖然亞哈斯給予圓滑、可敬的回應(比較申六16),但他始終有意信靠亞述(王下一六7~9)。以賽亞預言亞述將會是怎樣的一個朋友(17~25節)。
      王的答覆表面看來十分敬虔,但實際上是要逃避神的指引,因他已立心向亞述求助。
        我不試探耶和華: 亞哈斯用堂皇的理由拒絕神的救恩計畫(王下16:7-9),堅定自己的計畫、信念——投靠亞述克服難關。亞哈斯引用律法“不可試探主你的神”(申6:16)作為推辭神的理由。然而,亞哈斯在前一節得到了神的邀請,所以求一個兆頭,並不是試探耶和華。亞哈斯沒有敬虔,卻假意敬虔(提後3:5),拒絕神的邀請,反倒成了他的罪。
        我不求。亞哈斯不聽勸說。他不相信,也不接受任何幫助他相信的證據。他已經定了主意,決心一意孤行。他擔心有什麼事會影響他改變自己的決定。他尋求的是亞述人的幫助,而不是神的幫助。
        試探耶和華。就是用兆頭來測試神。亞哈斯在這裡表現了他的頑梗和對神的悖逆。神表示願意幫助和指導他,他卻選擇向亞述求助。亞哈斯明確地表示,不與神發生任何關係。
    12~13亞哈斯用不試探神作藉口,實際上他已決定向亞述求助,但表面上一派虔敬,始終不表明立場。先知逕呼他為“大衛家”,要他記得他這個王是大衛一脈相傳,有神的應許保此王位永固(看撒下七8~12)。“使人厭煩豈算小事”是說亞哈斯遲疑不決已夠令人厭煩,豈可令神也起不耐煩之心?

【賽七13】「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

 〔呂振中譯〕「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要聽;你們使人發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發膩麼?」
 〔暫編註解〕亞哈斯遲遲不表明中立的立場,顯示他不聽神的話,使神厭煩,至終要懲罰他(見17)。
    13~16以馬內利的兆頭。雖然亞哈斯因不信拒絕神滿有恩典的救恩,神卻按照既定的計畫,向大衛全家,即整體猶大百姓宣告驚人的以馬內利兆頭。與“從死亡中拯救所有相信的人”的預言一樣必得成就。根據加爾文(Calvin)的解釋,將這段經文分成兩部分:有關彌賽亞從童女而生及其人性的預言(14,15節);猶大得救及兩個國家(亞蘭與北國以色列)滅亡的預言(16節)。

【賽七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呂振中譯〕「因此主自己必給你們一個兆頭:看吧,必有少婦要懷孕,生個兒子〔或譯:有個少婦懷着孕,必生個兒子〕;她必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即:神與我們同在〕”。」
 〔暫編註解〕神因此自己給了亞哈斯一個兆頭,這個兆頭是藉一個名字而給。這個名字就是“以馬內利”,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本節所用“童女”一字的希伯來文,有時指“童貞女”,有時可指“年輕的女子”,此處的“童女懷孕生子”雖有人認為含有對當時人的意義,神要藉著這個孩子的名字,令亞哈斯得到信心,知道有神同在,而且預示在孩子大到會說話前(八4),威脅猶大生存的二王會要敗亡;但是《馬太福音》告訴了我們這個預言進一步的應驗(一23)。這個預言和神的救恩顯然不可分。耶穌的降生才是這預言的最終應驗,因為要到祂降生後,“神與我們同在”才完全實現。《馬太福音》作者見證這裡所說的童女乃是童貞女馬利亞的預表,耶穌基督藉聖靈成孕,由童貞女而生,完成神的救贖大功。
      「童女」:原文指達到婚嫁年齡的少女。
        童女懷孕: 這句話引發了著名的“童女”爭論。希伯來語中有專指“童女”的固有詞彙“ bethuwlah ”,但本節則用了“almah”,故許多學者或譯本都欲解釋為(可能已婚的)“年青女子”。然而,若結合福音書思考(太1:18-23),就必須解釋為“童女”。有足夠的內外證闡明,此處就是指“童女”:①仔細查考整個舊約聖經(創24:43;出2:8;詩68;25;歌1:3)中出現的“almah”的用法,可以證明只將此詞用於已婚婦人,實屬牽強;②陽性名詞“elem”與“almah”具有同一詞根,皆用於“未婚的少年”(撒上17:56;20:22);③據對碑文的考古學研究,證明“almah”的同根詞,古代烏加列(Ugarit)語 glmnt只用於未婚女子。由此可知,以賽亞之所以使用 “almah”(詞根“elem”含有“隱藏、遮掩”之意)一詞,是因為此詞與表示一般童女的 “bethuwlah”不同,強調與男子相隔狀態下長大或成人的女子——童女。先知使用具有強調作用並表示感歎的詞“主自己”描述“童女生子”兆頭的偉大。因此,“那(the)童女”:①不是以賽亞的妻子;②不是其他未知的年輕女子。是彌賽亞的生母“童女馬利亞”。童女所生之子的名字為“以馬內利”,與“拯救事件”有關。並不像某些人的觀點,此子:①不是亞哈斯之子希西家; ②不是以賽亞的兒子;③不是當時某個女子生的孩子。“以馬內利”指與人類同在的神,是基督的神性稱呼,是施行拯救之彌賽亞的名字,他將從罪中拯救罪人(太1:21)。
        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儘管亞哈斯不願意,神還是要賜給他一個兆頭。但這個兆頭是神所選擇的。為了鼓勵那些在所面臨的危機中保持忠心的人,神認為需要向他們保證祂會與他們同在。這個民族已經從以賽亞的長子施亞雅述身上得到了兆頭之一(見第3節注釋;參賽8:18)。他名字的意思是“餘民回歸”。他的出現,就等於提醒人,在將來亞述人的入侵中,少數餘民將會得救。
        你們。據第13節,這裡的“你們”是指“大衛家”,就是現在以亞哈斯為代表的猶大王室。據第1、2節,“大衛家”是指亞哈斯自己。因此有人認為第14節的“你們”是一種稱呼的方式,並推斷說“兆頭”是賜給亞哈斯本人的,因為他是“大衛家”現在的代表,具備作為猶大國王和領袖的資格。也有人認為“你們”是指亞哈斯和其他大衛王位的繼承者。
        兆頭('oth)。“記號”,“標誌”,“提醒之物”。在《舊約》中,'oth 可能是奇跡,也可能不是奇跡。如立約的彩虹(創9:12),安息日(出31:13;結20:12,20),逾越節門框上的羔羊血(出12:13),可拉、大坍和亞比蘭的香爐(民16:38)等“兆頭”('oth), 是重要的屬靈真理看得見的標誌。至於在埃及所顯示的(出4:8;7:3;申4:34等),以及賜給基甸(士6:17)和希西家(王下20:8,9;賽38:7,8)的“兆頭”,則是引發合作,鼓舞信心的奇跡。由某一個物體或事件所構成的“兆頭”,毫無例外是要證實或提醒人注意屬靈的真理和出於靈感、與真理有關的預言信息。其中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奇跡的因素。“兆頭”的基本特徵就是被接受的人所看見。這樣,他們信心的眼睛可以看明神的旨意,堅信祂的應許。不論何時有人求“兆頭”,如神現在邀請亞哈斯所做的那樣(賽7:11),或當神親自選擇“兆頭”的時候,這些兆頭毫無例外是對方所能夠看見的。
        在這一點上,請注意以賽亞所宣佈的話:“我與耶和華所給我的兒女,就是從住在錫安山萬君之耶和華來的,在以色列中作為預兆和奇跡”(賽8:18)。其意義表現在它的實現,是與賽7:14所應許“兆頭”的預言程式是一樣的。以賽亞,施亞雅述和瑪黑珥沙拉勒哈斯罷斯三個名字的意思分別是“神會拯救”,“餘民回歸”和“擄掠速臨、搶奪快到”,明確地預示了與亞述即將多次侵犯猶大有關的事件。以賽亞和他的兒子們是神所設立的“兆頭”,為了盡可能地在北方以色列王國崩潰和被擄的危險時代,爭取亞哈斯和猶大的合作。
        童女(`almah)。這個詞的單數和複數在《舊約》中只出現九次(創24:43;出2:8;代上15:20;詩46篇題記;68:25;箴30:19;歌1:3;6:8;賽7:14),意義均不明確,所以對於把`almah 譯成“處女”或“年輕的女子”,意見並不一致。人們想盡辦法證明它是其中的一種含義。但是迄今為止未能得出讓所有的希伯來語學者滿意的結論。希伯來語詞彙學家都同意`almah 源於詞根`alam(意為“[性]成熟” ),`almah 是指“年輕的女子”,暗示有懷孕的能力。`almah 和`alam 的陽性形式`elam均指身體的成熟,但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指處女還是已婚姻。值得注意的是在歌6:8,9中,“童女”( `alamoth,`alamah的複數)是與“王后”和“妃嬪”同列的,不屬“處女”。根據希伯來語,賽7:14的`almah 可能已經懷孕(見“必……懷孕”)。如果在以賽亞說話時她還是一個處女,那麼我們就面臨又一次與耶穌的誕生相似的神奇生育。
        希伯來語明確表示處女的詞是bethulah,在《舊約》中出現50個次,均指“處女”,別無他義。按照聖經的定義,bethulah指可以婚育的女子,不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但更有可能指年輕尚未嫁人的。`almah 沒有一次如bethulah,及其派生詞那樣指處女。Bethulah 沒有同源的陽性詞,但經常與bachur(“優等的年輕人”或“優秀的年輕人”)同用。Bachur 和bethulah 指希伯來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男女青年,而`elem 和`almah 則是指身體的成熟。在表示道德的完美和貞潔時,都毫無例外地使用bachur 和bethulah,從來不用`elem 和`almah 。
        以賽亞說到神喜歡祂的子民如“少年人(bachur)”“娶處女(bethulah])”(賽62:5)。最重要的是,錫安作為神子民的象徵,是“貞潔的童女”(parthenos,林後11:2),在王下19:21;賽37:22;62:5;耶14:17;31:4;哀1:15等處都說她是bethulah,從來不說她是`almah。事實上,神的子民從來沒有被比作`almah。祂很喜歡教會被比作bethulah。神不在乎年齡,而在乎品格。以賽亞總共用了五次bethulah(賽23:4,12;37:22;47:1;62:5)。如果他想讓賽7:14的“童女”被理解為嚴格意義上的“處女”,他很可能自然也會用bethulah。但馬太在引用賽7:14時,用了嚴格意義上的“處女(parthenos)”。關於這樣做的理由,見太1:23注釋。
        賽7:14的上下文,連同上述與 “兆頭”和“童女”相關的事實,證明這裡的預言在本章的歷史背景中是馬上應驗的。馬太的引用同樣證明這個預言也是指出未來的彌賽亞。許多《舊約》的預言都有這樣雙重的應用,先是指不久後要發生的事,然後指更加遙遠的未來(見申18:15注釋)。
        在賽7章其他地方,沒有再提到以賽亞在這裡所說“童女”的身份。但原文說她是“童女”,暗示她特指某個年輕的女子。不知她當時在不在場。也不知亞哈斯或以賽亞是否瞭解她的身世(見格塞紐的《希伯來語法》,§126;參摩5:19,其中的“獅子”特指追趕逃跑者的那頭獅子)。鑒於賽7章沒有透露第14節“童女”的身份,有人認為該預言應驗在一個我們所不知道,但亞哈斯和以賽亞所十分瞭解的一個人身上。有人認為“兆頭”必須有奇跡,`almah 是嚴格意義上的“處女”,不單指“童女”,所以這個預言真的應驗在以賽亞的時代,所應許之兒子的母親像馬利亞一樣,是嚴格意義上的處女。的確,如果神願意的話,祂完全能使這件事發生。但這樣的孩子將像基督一樣,表現出神性和人性的結合。基督就會失去作為神子兼人子的獨特地位。
        鑒於亞哈斯此時已是一個21歲的青年(王下16:1,2),還有人認為這個“童女”可能就是他的妻子,或當時王室隨從中某一個年輕的女子。也有人認為以賽亞是指自己的妻子,就是賽8:3的“女先知”,陪伴他前往參見國王亞哈斯(見賽8:3注釋)。這件事發生在以賽亞工作的早期。此後他繼續擔任先知半個多世紀(參賽1:1;6:1)。由此可見,當時先知尚年輕。他妻子有可能就是所提到的 “童女” 。
        懷孕。原文動詞是完成時態的,一般應譯為“已經懷孕”。但眾先知常用完成時態來表示將來的行為。他們堅信自己所預言的將來事件定會發生,所以就把它當作已經發生的事。許多人認為原文最自然的解釋是:兆頭所指懷孩子的事在以賽亞說話的時候已經發生,這樣比較符合第14節的時態。那些認為“童女”是亞哈斯的妻子,或王室中另一個年輕女子的人,覺得這個預言是給亞哈斯的“兆頭”,因為以賽亞不知道懷孕的事發生。他們倆當時都不可能知道未誕生之孩子的性別。但必須記住:“兆頭”不一定有奇跡的性質(見上文“兆頭”的注釋)。
        起名。普遍被接受的希伯來語文本為:“她將起名”。但許多文稿是“你將起名”。根據後一種文本,尚未誕生的孩子一定是王室的成員,他的母親要麼是亞哈斯的妻子,要麼是其他年輕的女子,但亞哈斯有權對她的子女命名。然而“她將起名”可能合適一些。
        以馬內利(`Immanu 'El)。直譯是“神與我們同在”,根據上下文,就是把我們從敵人手中解救出來。關於“以馬內利”代表彌賽亞,見太1:23注釋。“以賽亞”名字的意思是“神將拯救(猶大)”;“施亞雅述”(第3節)名字的意思是“餘民回歸”;這說明猶大不會隨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而滅亡;瑪黑珥沙拉勒哈斯罷斯名字的意思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同樣,以馬內利的名字也是神所設立的兆頭,表明祂當時對於猶大的旨意,以及不久將發生之事件的性質。詳見賽8:1-3,8,10注釋。以馬內利證明神與祂的子民同在,引導、保護和祝福他們。其他的國家雖會崩潰,猶大卻要延續下來;以色列雖要毀滅,猶大仍將存留。當西拿基立前攻擊猶大,打算毀滅她的時候,亞哈斯的兒子希西家,無疑從以賽亞關於以馬內利的話語中找到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他在鼓勵耶路撒冷的百姓時向他們保證:“與我們同在的是耶和華我們的神,他必幫助我們,為我們爭戰。”(代下32:7,8)
    14~16 神給亞哈斯的記號就是一個童女與她的兒子,而在敘利亞和以色列於主前722年被征服之前,這個兒子不會超過十二或十四歲。(這預言發出的時候,童女是指以賽亞後來娶為第二任妻子的女子,八1~4;他的第一任妻子大概在施亞雅述出生後便死去,七3)。以賽亞預言中的童女是童貞女馬利亞的預表;馬利亞受到聖靈感孕而神蹟地懷有耶穌基督。參看馬太福音一章23節。這裏譯作“童女”的希伯來文可見於舊約的其它地方:創世記二十四章43節、出埃及記二章8節、詩篇六十八篇25節、箴言三十章19節、雅歌一章3節及六章8節。上述經文都只是指貞潔而未婚的少女。“奶油與蜂蜜”。遊牧民族所吃的食物,表明猶大地不久將要被毀壞。“棄惡擇善”有道德分辨能力的年齡。在這預言發出後的十二年之內,大馬色被亞述征服了(主前732年),以色列也淪陷了(主前722年)。
        14-17有關童女懷孕生子的預言,歷來引起諸多推測,傳統上教會認為是童貞女馬利亞懷孕生耶穌一事。然而,這預言不僅與救恩有關,對當時的人同樣饒有意義,指出兩點:亞哈斯所懼怕的二王必會敗亡,顯示神與猶大國同在,而童女給所生之子起名「以馬內利」,象徵國家得拯救(14, 16)。另一方面,亞哈斯的不信招致神的刑罰 ── 亞述犯境,百姓民不聊生,童女之子要吃奶油與蜂蜜度日(15, 17)。

【賽七15】「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

 〔呂振中譯〕「到他曉得拒絕壞的選擇好的之時,他就得喫以奶酪和蜜。」
 〔暫編註解〕“他必吃奶油與蜂蜜”:這句話是接著講這孩子“棄惡擇善”的預言而說的。奶油和蜂蜜都是未經人工的天然食品,可指耶城被圍、糧食短缺時,食物的一個來源。但二者也是富裕社會的食品。從21節看,前者較可信。
      嬰兒斷奶後應喂諸如穀類等固體食物,但因戰事鄉間農田早已廢置,孩子大了只可揀奶與蜜來吃。這種在飲食方面的選擇也表示出一種“棄惡擇善”的能力。事實上,在孩子尚無此能力前(通常認為滿12歲後才有),亞蘭王和以色列王都已敗亡(此事發生在主前732年,當時這孩子約兩歲)。
    「奶油與蜂蜜」:可指豐裕時的食物,或貧乏時的飲食;從22節看來,後者較合文意。
        表現出以馬內利真正的人性。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因神完全的自我降卑,取了人的樣式,與其他普通孩童一樣,吃奶油和蜜等人類的飲食茁壯成長(路2:52)。
        奶油與蜂蜜。聖經時代的“奶油”就是凝乳,在東方許多地區至今仍被視為美味佳餚(見出3:17;士5:25)。“奶油與蜂蜜”之地是肥沃的。吃奶油和蜂蜜,暗示著食物的豐盛。土地雖要荒涼,仍將有足夠的糧食供應亞述入侵犯後少數留在該地的人(賽7:22)。
        到他曉得。“到”的原文le是介詞。其用法參創24:63“天將晚”,創3:8“天起了涼風”,創8:11“到了晚上”和撒下11:1“到列王出戰的時候”等。當被稱為以馬內利的孩子長到能“棄惡擇善”時,他將吃“奶油與蜂蜜”。不知這裡是指孩子有了明顯口味的二三歲,還是指有了較深道德觀念的12歲左右。二、三年以後大約是西元前732年;十二年以後大約是西元前722年(見賽7:1注釋)。西元前732年大馬士革陷落。十年以後撒瑪利亞陷落。少數沒有被擄走的人在荒涼的土地上(見第17-20、23-25節注釋)將獲得充足的糧食(見第21、22節注釋)。見賽8:4注釋。

【賽七16】「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

 〔呂振中譯〕「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拒絕壞的選擇好的之先,你所恐懼的那兩個王的土地早就撇棄了。」
 〔暫編註解〕先知又回到當時的歷史現實,宣告預言——耶路撒冷城必得“保存”。藉著“保存”,餘民得以維續彌賽亞的家譜。“這孩子”,定冠詞“這”限定了“孩子”的範圍,指“將要出生的”孩子。在這孩子曉得擇善棄惡的時候,即開始懂事的12、13歲時,二王之地——比加統治的以色列與利汛統治的亞蘭將變成荒蕪之地。亞蘭與北國以色列在宣告預言後的第十二年(B.C.722),被亞述王撒縵以色五世毀滅。
      因為(ki)。這個連詞說明本節的“孩子”就是第14、15節的“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認為的指第3節的“兒子”施亞雅述。ki 把本節與前面的句子連起來。況且本節的“孩子”帶有定冠詞,說明就是上文的以馬內利。
    在這孩子……之先。見第15節注釋。
        憎惡的那兩王。以賽亞曾勸告亞哈斯不要害怕“兩個冒煙的火把”(第4節)利汛和比加。現在他宣佈那個快要出生孩子不到二歲,這兩個國王將喪失王座。如果亞哈斯是西元前736或735年即位的,那他與以賽亞的這次談話,要麼發生在西元前735年,要麼在西元前734年初。西元前735年,亞述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出征亞美尼亞地區的烏拉圖爾;他於西元前734年進攻非利士;在西元前733年和732年進攻大馬士革。亞述連續發動戰爭,為了控制全部的西北亞。比加和利汛在反對亞述的戰爭中,聯合起來進攻與提革拉-毗列色結盟的亞哈斯(王下16:5-7)。猶大不需要害怕,只要她的領袖信賴“以馬內利”這個名字所表達的應許:“神與我們同在”。到了作表號的孩子以馬內利二歲左右的的時候,比加和利汛就會垮臺。那是在西元前732年,也就是提革拉-毗列色發動進攻大馬士革戰爭的第二年。參賽8:3,4說明這個預言應驗的時間。見王下15:30;16:9。

【賽七17】「耶和華必使亞述王攻擊你的日子臨到你和你的百姓並你的父家。自從以法蓮離開猶大以來,未曾有這樣的日子。」

 〔呂振中譯〕「永恆主必使患難的日子臨到你和你的人民、以及你父的家,就是自從以法蓮脫離猶大以來、未曾有過這樣日子的──亞述王之侵犯。』」
 〔暫編註解〕「以法蓮離開猶大」:所羅門王以後,北部以法蓮為首的十支派與南部猶大為首的二支派分裂成南北二國。
      耶和華必使。亞哈斯已明確表示不向神求助,而準備投靠亞述(王下16:5-7)。但是以賽亞警告他,亞述不但幫不了猶大,反而會給她帶來苦難(賽7:17-20;8:7,8;10:6)。後來當亞述入侵猶大的時候,猶大將向埃及求助,同樣也是白費心機(賽30:1-3;31:1-3,8)。先知現在盡力向國王說清這一切。
    亞述王。猶大現在面臨黑暗和危險的日子。自從兩個世紀以前耶羅波安叛離以後,猶大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苦難。亞述國不但要侵略以色列,還要侵略猶大。如果猶大歸向神,祂就會延長祂的福氣,阻止亞述人進攻她。以賽亞誠心要把國王和他的同胞領到神面前,但他們拒絕了。所以亞述得以入侵猶大。

【賽七18】「“那時,耶和華要發噝聲,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永恆主必吹口哨,叫埃及河流盡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
 〔暫編註解〕“埃及”和“亞述”在主前701年爆發衝突。
      「發噝聲」:見5:26注。
        發絲聲,使……蒼蠅。直譯是“對蒼蠅發口哨”,從遙遠的埃及飛來,也就是召喚埃及的軍隊。埃及的第二十四王朝大約是西元前750-715年。但是與這個王朝同時代的,是由努比亞強大的酋長皮安希所建立的另一個王朝。他的統治最後擴展到埃及南部。這個埃塞俄比亞的第二十五王朝統治埃及的時間,大約從西元前715年到663年。當西拿基立第二次入侵猶大的時候,第二十五王朝的第四任國王塔哈卡(見王下18:13;19:9注釋)曾阻止亞述的進攻(見王下19:9;賽37:9)。猶大有許多人可能指望埃及解救他們脫離亞述人的手(王下18:21)。本節稱埃及的“埃塞俄比亞”國王為“蒼蠅”。因為蒼蠅是害蟲,只會危害猶大,不可能幫助她。以賽亞指出神的子民向埃及求助的愚蠢(賽30:1-7;31:1-3)。能夠拯救猶大脫離亞述的乃是神,而不是埃及(賽31:4-9;37:33-36)。
        蜂子。亞述被比作蜂子。蜂子在這裡象徵頑固而強大的敵人(申1:44;詩118:12)。蜂子的刺雖然使人疼痛,卻很少是致命的。亞述進攻猶大如同神的怒棍(賽10:5-7),但猶大不會滅亡。
    18~19“蒼蠅”指埃及軍隊。“蜂子”:指亞述軍隊。這裡是寫亞述和埃及軍隊在主前701年正面衝突;那時兩軍布散在猶大全地(參王下十九9)。“發噝聲…使亞述地的蜂子飛來”中的“發噝聲”亦作“吹哨”。這是極生動的描寫,神召集亞述人來攻擊猶大,有如養蜂的人吹口哨招聚蜜蜂,成群飛撲而來。
        18-20神呼召敵人(埃及、亞述)到來猶大,如蠅群、蜂群一般,肆行殺掠,無一處倖免。
        18-25  猶大被敵人蹂躪一片荒涼。
        18~25宣告對猶大的審判。先知以賽亞將宣告對象從北國以色列轉到南國猶大。先知記錄了亞述軍隊對猶大的圍攻。這是王國分裂後猶大從未經歷過的恐怖事件(18:13)。連猶太人遇到危險藏身的岩石,也被亞述軍隊察覺不能用以藏身,他們的地將荒蕪,不能耕種或畜牧。18節提到埃及(蒼蠅)與亞述(蜂子)作為審判猶大的工具。事實上,進軍猶大西南邊境的埃及軍隊被亞述的西拿基立擊敗。因此,入侵猶大的只有被比作剃頭刀的亞述國。剃頭刀亦指日後攻陷猶大(B.C.586)的巴比倫(結7:1)。

【賽七19】「都必飛來,落在荒涼的谷內、磐石的穴裡和一切荊棘籬笆中,並一切的草場上。」

 〔呂振中譯〕「牠們必都飛來,落在人跡難到的谿谷中,在岩石的裂縫裏,在所有的荊棘叢中,所有的草場上。」
 〔暫編註解〕這裡繼續昆蟲入侵的比喻。埃及人和亞述人就像蒼蠅和蜜蜂那樣來到這個國家,遍滿全地。

【賽七20】「“那時,主必用大河外賃的剃頭刀,就是亞述王,剃去頭髮和腳上的毛,並要剃淨鬍鬚。」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主必用大河那邊賃來的剃刀──就是亞述王──剃光你們的頭髮和陰毛,並刮淨你們的鬍鬚。」
 〔暫編註解〕“剃頭刀”:指亞述國。亞述要象刀一樣把巴勒斯坦全地剃光。
      “賃”:租借的意思,表明這是由於猶大國王亞哈斯向亞述進貢求助,借助亞述的力量來消除亞蘭、以色列的壓迫(王下十六5~9)。
    “大河外賃的剃頭刀”。即亞述王(參看王下一六5~9)。剃頭是羞辱和痛苦的象徵。
        以亞述王喻作租貸來的剃頭刀,使猶大光禿,一無所存。
        「大河」:指幼發拉底河。
        那時。先知詳細描寫猶大所發生的事件。
        賃的剃頭刀。本節更換了比喻。以賽亞以前曾把猶大比作一個體無完膚的病人(賽1:5,6)。現在則把這個國家比作一個受盡屈辱的人,從頭到腳包括鬍鬚全都剃光了。這在東方人是奇恥大辱。
        大河外。指幼發拉底河(見書24:2注釋)。神用亞述作為手中的工具,打擊和制服不肯悔改的猶大。參賽10:5-7的類似比喻。

【賽七21】「“那時,一個人要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一個人得以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
 〔暫編註解〕形容生活貧困。
        亞述的入侵劫掠了大片土地。西拿基立宣稱奪取了“數不清的大牛和小牛”。亞述人的“大牛”是指母牛和公牛,“小牛”是指綿羊和山羊。雖然大部份牛都被擄走了,剩餘的人仍可能會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
      21~25 猶大地將會變得貧窮和荒涼。
    21~25這段是描寫亞述進侵巴勒斯坦之後的光景。地荒人稀了,耕作廢輟。“奶油與蜂蜜”可佐證15節的意思。猶大為敵軍侵掠,農田變為荒場,長滿荊棘,只可供畜牧(25節),養活幾隻牛羊,由於人口稀少,牛羊所出仍可維生。
        21-25猶大地變成荒場,剩下的人只有依賴畜牧維生。

【賽七22】「因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內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與蜂蜜。」

 〔呂振中譯〕「那時由於出的奶子多,他就得以喫奶酪;因為國中所有剩下的人都得以喫奶酪──並且喫蜜。」
 〔暫編註解〕「奶多」:指人口稀少,食物足夠分配。
    留下來的人不會被神拋棄。上天的福氣將賜給他們。他們將享用“奶油與蜂蜜”。雖然人會帶來咒詛,神卻會祝福剩下忠實的人。見第15節注釋。

【賽七23】「“從前凡種一千棵葡萄樹,值銀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時必長荊棘和蒺藜。」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凡經常種一千棵葡萄樹、值一千錠銀子的地方、必都撇下給蒺藜和荊棘。」
 〔暫編註解〕銀一千舍客勒。見創20:16注釋;參歌8:11。一棵葡萄樹值一舍客勒子可能算高價,所以一定是優良的品種。本節的意思是,最好的葡萄園不加照料也會變為荒地。以色列的“葡萄園”遭到詛咒以後,就長出荊棘和蒺藜(賽5:6)。

【賽七24】「人上那裡去,必帶弓箭,因為遍地滿了荊棘和蒺藜。」

 〔呂振中譯〕「人上那裏去、總得帶弓和箭,因為遍地都是蒺藜和荊棘。」
 〔暫編註解〕「必帶弓箭」:作捕獵或自衛用。
    必帶弓劍。為了對付躲在本來是農田,現在是荒地裡的野獸。也可能指人們在這些地方狩獵。

【賽七25】「所有用鋤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荊棘和蒺藜,不敢上那裡去;只可成了放牛之處,為羊踐踏之地。”」

 〔呂振中譯〕「所有經常用鋤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蒺藜和荊棘、都不敢上那裏去;那只可做放牛之處,讓羊踐踏之地罷了。』」
 〔暫編註解〕連可耕之地也變牧場,可見猶大極度的荒涼。
      刨挖的山地。直譯是“過去被挖的地”。
    不敢上那裡去。原文是“你不會去”。
        荊棘和蒺藜。本來平安多產的農田,變成了荒野,因為耕種和管理土地的人被擄走了,不再回到故鄉。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箴言註解》․《SDA聖經注釋》․




拾穗

http://ccbiblestudy.net/Old%20Testament/23Isa/23GT07.htm

【賽七1】「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

【賽七1 年代小注】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的治理年代非常複雜,不過此處提及的入侵,我們有把握把日期定於主前七三五年。在七三四年,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就已經對西邊的問題作出回應,因此,聯軍不會憑空發起這麼大的攻勢。──《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 政治情勢】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在主前七三七至七三五年間,忙著與烏拉爾圖與瑪代這兩個國家打仗。這時,亞述西鄰的國家組成聯盟,打算抵抗亞述。利汛(見下一段)可能是將比加送上撒瑪利亞王座的吃重角色(見:王下十五章對比加的說明)。聯軍攻打耶路撒冷,可能是跟亞哈斯的親亞述立場(或是保持中立)有關。圍攻的目的是要找個反亞述的人取代亞哈斯作王,如此就會加入聯軍。──《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 利汛】利汛在亞述以「拉齊亞努」(Raqianu)這個名字為人所知,很有可能是源于亞蘭文名字「拉甸」(Radyan)。利汛至少從主前七三八年起就在大馬色執政(點名他對提革拉毘列色三世進貢),直到七三二年大馬色淪陷。──《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2】「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

【賽七3】「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

【賽七3 地點】當時,希西家的水道尚未建造。水是從基訓泉(Gihon spring,位於耶城東邊的汲淪溪穀)由導水管引入耶城西南角的蓄水池。導水管今天稱為「西羅安水道」(the Siloam Channel),在聖經時代稱為「西羅亞」(Shiloah,見八6)。西羅安蓄水池的水,應該會不時輸送到以南的地區作漂布用。到「漂布地」的路很可能經過汲淪溪穀。那裡是找得到亞哈斯的好地點,因為他會去檢查城內供水情況,要確定在被圍困的時候有水可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4】「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

【賽七5】「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

【賽七6】》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

【賽七6 他比勒的兒子】歷史上雖查無此人,但他比勒是亞蘭名字,由此推測他是名皇室人員(可能是大衛家族),母親或許是亞蘭的公主。這號人物想當然耳會聲援亞蘭的政策。另一種猜測是推羅王圖貝(謁巴力);他在主前七三八年也進貢給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7】「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賽七8】「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

【賽七8 年代小注】從這些事件發生的主前七三四年起,中間有六十五年,直到主前六七○年。有些解經家覺得很奇怪,因為以法蓮的版圖在主前七三三年大幅縮小,撒瑪利亞也於七二一年被毀,百姓被放逐。以撒哈頓的政權到主前六七○年即結束,他在六七一年成功地入侵埃及,而且在這段期間對西境發動過幾次戰爭。但是在他執政時,沒有以色列人流動的跡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9】「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

【賽七10】「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

【賽七11】「“你向耶和華你的 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

【賽七11 屬天的記號】舊約有幾處提到神賜下記號。與此最為類似的例子,見於撒母耳記上二34與列王紀下十九29(兩處和合本皆譯為「證據」)。在這些例子,記號與預言開始應驗有關。從更廣的古代近東脈絡來看,如和合本所譯,記號是兆頭。該區人民相信宇宙間的每一領域都息息相關,兆頭與歷史的關係,一如病症與疾病的關係一樣。歷史事件在自然界有相呼應的現象與感應。譬如說,眾神把兆頭寫在天空,或是祭牲的肝臟或腎臟上。這些兆頭不僅預示未來的事件,也被認為是事件的一部分。──《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1 深處與高處】巴比倫作品中也說到,占卜的人會用盡一切訊息來源,探索神明的心意,以及記號(兆頭)在天上或地下的影響範疇。──《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2】「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

【賽七13】「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

【賽七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賽七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問:以賽亞七章十四節的『童女,』有人云可譯『婦人,』確否?(江蘇李) 答:『童女』希伯來文作ha-'almah,希臘文在新約作parthenos。以賽亞是用希伯來文寫的。此字字根是從alam 來的,其字意即『深藏、』『藏在深閨,』所以是童女。本字在舊約共用七次:創世記二十四章四十三節,出埃及二章八節,詩篇六十八篇二十五節,箴言三十章十九節,雅歌一章三節,六章八節,並本處。雖然在希伯來文尚有一字bethulah比這一字更為專門,然而該字有時說作青年女,有時說作童女。(以上參Wordsworth,及Companion Bible。)並且希伯來文之ha字,說作『獨一無二,』是個指件詞。所以以賽亞七章十四節已明說一個指定的童女了。雖然猶太人(新派先祖)以為馬太譯以賽亞七章十四節為parthenos為有錯;然而七十士譯本是猶太人所譯成希臘文的舊約,也是將該字譯作parthenos!── 倪柝聲《基督徒報》

【賽七14 預兆性的名字】一般認為名字與人的個性與命運相關。在埃及,法老的王位名字(通常有五個)代表了他的主張、盼望與夢想。給嬰兒起的名字,有時也反映了出生的時代與情況(創二十九~三十;撒上四21)。──《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以賽亞書七14如何能被視為預言基督乃童女所生?以賽亞書七16似乎排除了上述說法的可能性;而八3又似是應驗了七14的預言。(D*)】

    以賽亞說預言的時候,猶大國正面臨災難性的危機。北國背道,與亞蘭拜異教者結成北方的聯盟,準備攻打猶大(七4-6)。假如他們成功,猶大就淪為北國的附庸,而隨即被亞述傾覆(因為在十五年後,亞述便攻陷北國首都撒瑪利亞。)

當時,猶大國的統治者是亞哈斯,他是個惡王,不敬畏神。因此,猶大已不能保持自己的身份,並不是在世上敬畏神的一個國家了。因此,猶大國最需要的,就是一位拯救者,將他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使他們的靈性復興,向世上的其他人類作見證,使世人知道神的救贖。在這個以馬內利的預言裡,主自己滿足了猶大的需要。 以賽亞書七14記載了神的應許:「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誰人是這個兆頭呢?「神與我們同在」,這人又以何種方式實現這個應許?從接著的經文可知,這個「以馬內利」是一個「預表」,在不久之後,他就會出生,以證明神與他的子民同在,拯救他們。 然而,還有一位是「原像」,他將會在較遙遠的將來出生,是神亦人的身份。他拯救自己的子民,而且不單是使他們脫離人的壓迫,還使他們免受罪惡的捆縛。而且,他作為大衛的後裔及繼承者,將永遠作王統治。因此,這兩重的應驗,有當時作為預表的以馬內利,以及後來的原像——那神聖的拯救者——所配合。 以賽亞書七16清楚指出,那稱為以馬內利的孩子即將誕生:「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即未達到為自己在道德上的抉擇負全責的年齡),那二王之地(撒瑪利亞的比加及大馬色的利汛),必致見棄。」在當時,小孩子滿了十二、十三歲,猶太人就認為他們要為自己的罪行負全責,這孩子要學習、讀、寫以及遵守五經。

   假如這預言於主前七三五年發出,而那個顯示時勢發展的孩子于—、兩年後出生了,那麼,主前七二二年他應有十二歲。正是在七二二年,北國首都撒瑪利亞被亞述攻陷,成為荒涼之地。至於大馬色,早於七三二年被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軍隊攻陷,將城內財物搶掠一空。以賽亞書八4亦有預言這件較早發生的事蹟,這節經文指出,先知以賽亞將生一個兒子,「在這小孩子不曉得叫父母之先,大馬色的財寶,和撒瑪利亞的擄物,必在亞述王面前搬去了。」
   主前七三二年,稱為以馬內利而具預表意義的孩子,應該有兩歲了,因此會懂得叫「爸爸」、「媽媽」。以賽亞這個小兒子,名叫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這名字是神給他起的,參八3),正是時間的指標,使人知道關於猶大得脫當前危機的預言已應驗了。
   當以賽亞書七14的預言發出時,八3所提及的女先知(譯按:見中文和合本小字)仍是童女,亞哈斯及猶大宮廷中人均認識她。這位女先知當時已與以賽亞訂婚(七3施亞雅述的母親當時已死,以賽亞失妻)。他們成婚之前,神告訴以賽亞,這位敬虔的年青女子第一胎會生一個男嬰,神還為這男嬰起一個名字:「擄掠速臨、搶奪快到」(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此名意即如此,為鼓勵亞述軍隊圍困大馬色與撒瑪利亞的聯盟)。

這個男孩年屆十二歲之時,猶大便面臨亞述軍的蹂躪。原本肥沃富饒的國土,變為牧放養牛羊之地;本來經營葡萄園及種麥的,卻只可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賽七21)。於是,國民只有賴奶品及野蜜維生(15、22節)。因此,經文的含義是清楚可見的,以賽亞的次子便是那要來的以馬內利的預表。 接著來的事情更顯而易見,因為經文揭示了一個更偉大的人物,他來到世上,就是以賽亞預言裡的原像。他自己就是以馬內利,道成了肉身的神。值得注意的是,由那時開始,巴勒斯坦被稱為「以馬內利之地」(參賽八8)。這一點比「瑪黑珥沙拉勒哈斯罷斯之地」有更深遠的意義,因為以馬內利出於以色列。故此,以色列民及其所居處之地便得保證,在神救贖計劃裡扮演重要的角色。那充滿權能的拯救者將要來到世界裡,以賽亞書九6已記載關於他的預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abi-'ad),和平的君。」第七節繼續講解他作為彌賽亞的統治權柄。坦白來說,這兩節經文是提及成為肉身的神,就是耶穌基督——有神及人的身份的君王,他的治權將恒久維持,因為他自己是不會過去的。

   為確定以賽亞書七14有關基督的預言,新約馬太福音一22、23便作出如下記載:「這一切事的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走筆至此,可能要略題以賽亞書七14中「童女」一詞的意義。’almah此字的字根,意即「女士」或「年青女子」,因此,這字的含義異于希伯來文betulah,後者才是專指處女,正如創世記二十四16提及利百加時用betulah,是專指末與異性有性關係的年青女子。
   誠然,綜覽舊約希伯來經文,單數的’almah曾出現有七次之多,但從沒有一次是用以指已婚或失貞操的女子,而都是指那些未婚的處女。例子之一是創世記二十四43,該處用'almah(女子)來指處女利百加(betulah)。由此看來,在希伯來文的字彙裡,雖則'almah並非像betulah一般專指處女,但含義也與此相同。

鑒別上述兩個希伯來文的用法後,在此應要指出,'almah其實是最適合的字眼,應用於以賽亞書七14所記會在兩個情況下應驗的以馬內利預言之中。首先,以賽亞自己的未婚妻在與先知成婚之前仍是個處女。其次,在天使預告馬利亞將成為耶穌之母的時候,馬利亞仍是童貞女(virgo intaca)口依照馬太福音一24-25所記,直至耶穌出生後,約瑟才與馬利亞有肉體關係。──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賽七15】「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 「奶油與蜂蜜」聖經時代的“奶油”就是凝乳,在東方許多地區至今仍被視為美味佳餚(見出三17;士五25)。“奶油與蜂蜜”之地是肥沃的。吃奶油和蜂蜜,暗示著食物的豐盛。土地雖要荒涼,仍將有足夠的糧食供應亞述入侵犯後少數留在該地的人(賽七22)。

【賽七15 奶油與蜂蜜(或作蜜糖)】第一個字如和合本所譯,是指奶油類的產品,因為箴言三十33說,奶油是攪動而成,並非藉凝固或發酵製成的。在亞述與巴比倫的作品,此處使用的希伯來字被稱為「ghee」──一種精製的乳脂,味道香甜,又不像其他乳製品容易變質。這是把牛奶裡面的油脂溶化、煮沸、過濾而成的產品。在美索不達米亞的作品中,這種產品常常與蜜糖相提並論,用於禮儀、醫療,或是形容食品。它是獻給諸神的奠祭中眾多產品之一。蜜糖通常指棗椰或無花果做的糖漿,蜂蜜則是找到的時候才用,因為那時還沒有開始養蜂制蜜。蜜糖或乳脂是便於旅行攜帶的營養食品,正合乎那些靠地的出產,自己卻不種地的人需要。這兩種東西可以混起來,作為棗椰糕或是更普通的小麥糕的配料。──《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6】「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

【賽七16 兩個王的下場】比加王的領土是北國以色列。主前七三三年亞述大幅縮小以色列的版圖,只留下首都撒瑪利亞及其四圍。其餘的領土被強佔,一萬三千多人被迫遷移。比加本人死於何細亞策畫的陰謀,何細亞繼任,受亞述支持(如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銘文所述)。親亞述的何細亞向提革拉毗列色進貢,並接受藩屬國的地位。何細亞的統治一直到七二一年北國最終被推翻,這也是本節提到孩子曉得棄惡擇善的時間(大約十三歲)。利汛的領土是亞蘭,首都設于大馬色。亞蘭國於七三二年被亞述併吞,大馬色政權被推翻,利汛被處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7】「耶和華必使亞述王攻擊你的日子臨到你和你的百姓並你的父家。自從以法蓮離開猶大以來,未曾有這樣的日子。」

【賽七17 新亞述帝國】新亞述帝國於主前七四五年,提革拉毘列色三世登基即告開始。直到六二一年,尼尼微才被瑪代與巴比倫聯軍推翻。衰落的跡象在六五○年已經很明顯,但還是控制了大片近東土地有一世紀之久,而其中十幾年,甚至還包括埃及在內。亞述的主要君王有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撒縵以色五世、撒珥根二世、西拿基立、以撒哈頓、亞述巴尼帕,見於聖經記載以及該時期的文獻,其中有這幾位皇帝的年表或編年史。亞述帝國可謂向四方發展:吸納了北方的烏拉爾圖、東方的瑪代、南方的巴比倫與以攔、西方的敘利亞─巴勒斯坦。鼎盛期還囊括了如今的伊拉克、伊朗、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埃及的全部或部分國土。亞述以軍事政權聞名,在很多文獻上有記載為證,也在歷史上流傳不衰。亞述的心理戰術採用威嚇的言詞、殘酷的摧毀手段,以及刻意挑選的酷刑。版圖擴張的動力是經濟效益。一旦掌控了貿易以及貿易路線,就能靠著掠奪、進貢、納稅達成漁獵目的。亞述在這段時期的行動,請參一1,六1,七1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8】「“那時,耶和華要發噝聲,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

【賽七18 蒼蠅與蜜蜂的意象】譯為「發嘶聲」的字,也有「吹哨」的意思。養蜂的知識裡有一項是可以用哨聲把一群蜜蜂從蜂窩裡引出來,到另一個地點。荷馬的《伊里亞德》(Iliad)也將攻擊的軍隊比作蜜蜂與蒼蠅。──《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19】「都必飛來,落在荒涼的谷內、磐石的穴裡和一切荊棘籬笆中,並一切的草場上。」

【賽七20】「“那時,主必用大河外賃的剃頭刀,就是亞述王,剃去頭髮和腳上的毛,並要剃淨鬍鬚。」

【賽七20 俘虜剃頭】在亞述用語,「理髮師」可以是個神的頭銜。此處是指雅巍具有這種能力。很多譯本的含義是指整個頭被剃,其實希伯來文特別指前額被剃。在美索不達米亞,頭髮剃一半是公然羞辱的懲罰。而且奴隸也留特定的髮型。多數注釋家認為,「腳上的毛」是陰毛的迂回說法。──《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21】「“那時,一個人要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

【賽七22】「因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內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與蜂蜜。」

【賽七23】「“從前凡種一千棵葡萄樹,值銀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時必長荊棘和蒺藜。」

【賽七23 葡萄園的價格】我們很難決定,經文到底是指一千棵葡萄樹,每棵以一舍客勒收購或賣出(過高的價錢),還是指一千棵葡萄樹的葡萄園,每年的出產可以賣一千舍客勒。後者比較合理,而且在雅歌八11有佐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24】「人上那裡去,必帶弓箭,因為遍地滿了荊棘和蒺藜。」

【賽七24~25 農地變牧地】牛群與羊群對農地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些動物會踐踏土地,把葉子吃掉,最後會導致上層土壤流失,水源耗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七25】「所有用鋤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荊棘和蒺藜,不敢上那裡去;只可成了放牛之處,為羊踐踏之地。”」


例證與靈感集錦

http://ccbiblestudy.net/Old%20Testament/23Isa/23IT07.htm

【賽七4「你要謹慎安靜……也不要心裡膽怯。」】 嚴重的苦難就要來到,兩種強烈的敵人迫近耶路撒冷。王室十分驚慌,好似樹木在風中搖撼一樣。懼怕會使個人與國家都失去勇氣。也會使他們無法作智慧與堅強的行動。所以以賽亞須要以這些話來保證亞哈斯王。 亞哈斯王在大衛的王系中是一個很弱又拜偶像的人,他其實不值得受這樣的鼓勵,因為他又無道德也沒有義行,但是他的仇敵正直接破壞神的計畫與目的,今日你也許直接受到這樣威脅,但是神為祂所揀選的人所有的保障,是人的驕妄與恨惡無法越過的,我的心哪!來吧,關上開!進入你的內室!要安靜,神為你作戰,你不可灰心,也不要膽怯。神的目的卻不會失敗。你的心一定要果敢!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一個大喜的信息,今日為你們生了一個救主。 神的道成肉身,就止息懼怕,祂在我們中間,要確知祂愛的同在,在驚懼中要安靜,任何攻擊你的決不會勝利,那以口舌攻擊你的,也必遭審判,只要忍耐,安靜等候。 ──邁爾《珍貴的片刻》

【賽七10~25以馬內利IMMANUEL】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亞哈斯說,我不求,……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他必吃奶油與蜂蜜。……耶和華必使亞述王攻擊你的日子臨到,……那時,耶和華……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落在荒涼的谷內,磐石的穴裡,和一切荊棘籬笆中,並一切的草場上。……那時,一個人要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因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從前凡種一千棵葡萄樹,……的地方,到那時,必長荊棘和蒺藜。……遍地滿了荊棘和蒺藜。……你因怕荊棘和蒺藜,不敢上那裡去;只可成了放牛之處,為羊踐踏之地。(賽七10~25) 真的以馬內利就是拿撒勒人耶穌是從童女馬利亞而生,這是無可置疑的。在𠕇身上一切預言都應驗了,並且完全了。但很明顯,在那個多災難的時代真有一個稱為以馬內利的嬰孩出生,我們不知𠕇的出身,只曉得在𠕇命定的環境中長大時,過去一切的價值都要被拋棄,凡不信神話語的,結果就是腐朽與敗壞。亞哈斯的愚拙與不信,意味以色列將失去富強,使這個孩子長大時,必須倚靠奶油及蜂蜜過活。縱然𠕇沒有物質的豐富,𠕇卻有一個奇妙的名字——“神與我們同在”,這兆頭對亞哈斯並沒有多大意義,但對所有信徒而言,卻是意味深長的。―― 華思德《默想聖經人物》

【賽七14-15 祂因吃了奶油與蜂蜜,所以祂能夠最卑微。】當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他又說:「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還大。」大多少呢?他說,「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祂是這麼大的!但是,主耶穌反來受他的浸。如果是我們,本來是大,資格又老,從永世就大,是天國的王,就不知要多威風了。雖然口裡不說甚麼,但頂容易顯出比別人威風一點。我們的驕傲是生成的,頂愛在人的面前顯出我比你大。但是,主來到約但河,受施浸約翰的浸。 你們想,受人的浸是頂容易的麼?在福州有一年老姊妹,人是頂好的。有一次,她知道她當受浸,她卻揀選人。有的弟兄是她看得起的,有的弟兄是她看不起的。她定規不要某人為她施浸,她指定要某人為她施浸。世界上一個人在生活上好一點的,都要揀選一個他所看得起的人,為他施浸。 我們的主,祂寧可到約但河,到死水裡,祂揀選卑微,祂揀選死。祂成功了所有的義。義,是在十字架成功的,但祂先在死水裡表明。祂揀選善的,棄絕惡的。主揀選這個,是因祂背後有力量。祂嘗了豐盛恩典的滋味,祂嘗了甘甜愛的味道。祂吃了奶油與蜂蜜,祂嘗了那最豐盛最甘甜的,所以祂能夠最卑微。── 倪柝聲《十二籃》

【賽七14-15 神是用奶油和蜂蜜叫我們能捨得,能殉道】如果在這世上,有一個人曾揀選過十字架,曾走過窄路的,我知道這人必定是嘗過神恩的豐盛與神愛的甘甜的。最近《通問報》曾載漢、念兩位女教士在福建殉難事。她們是英國人,在福建作工,被土匪擄去。並且念教士手指,先被土匪割去。一月前,她們兩人都被殺了。她們怎能這樣呢?她們都已年老,都是在主裡頂深的。漢教士在未被害前,曾寫一詩,題為「殉難者」。她的詩有句說,「殉道者的臉,都是天使的臉!殉道者的心,都是獅子的心!」天使的臉是好看的,獅子的心是雄壯的。哦,一個殉道者寫一首殉道者的詩,這是何等希奇呢!在她未死前,曾寫一信給她的朋友說,神的恩典是夠我用的。環境都是告訴我是何等的危險,是何等的艱難,但是,我一生沒有像現今這樣親近神的。 內地會有一教士被擄,後來得了釋放,有朋友問他那時的光景。他說,那夜聽見子彈的聲音,四無生路的時候,是他從重生起到那一天,沒有一天能像那一天那樣的充滿平安快樂。作殉道者的,必定有一個原因,必定在他後頭有一個能力。你們不要想神是給我們頂薄的工錢,叫我們這樣一個軟弱的人,要擔當那樣重大的事。我們的神是用奶油和蜂蜜叫我們能捨得,能殉道。每一個人能捨得,能不為自己,能揀選難的,是因他的背後有一個大能力。主耶穌所以能棄絕惡的,選擇善的,是因祂背後有能力。── 倪柝聲《十二籃》

【賽七15】「因為祂必吃奶油與蜂蜜,所以祂曉得棄惡擇善」(原文另譯)。不是曉得棄惡擇善了,才吃奶油與蜂蜜;乃是因為祂吃了奶油與蜂蜜,所以祂曉得棄惡擇善。在所有的味中,奶油的味,是最豐的。世界上沒有甚麼比蜜還甜的。所以奶油是最豐的,蜜是最甜的。主耶穌一生一世,吃了那最豐的,最甜的,所以祂能拒絕惡的,揀選善的。聖經告訴我們,最豐的是神的恩典,最甜的是神的愛。神每一次把豐盛的恩典擺在祂面前,把甘甜的愛給祂嘗了,所以祂能順服神,揀選神的旨意。―― 倪柝聲《揀選的能力》

【賽七18 埃及、亞述都不甘示弱,猶大的命運如何?】

   蒼蠅和蜂子是神的審判的象徵(參出二十三28)。埃及和亞述這一次並沒有毀滅猶大。希西家繼亞哈斯作王。他尊崇神,神因此收回了審判之手。在約西亞之前還有兩個邪惡的國王。據說沒有一個像約西亞那樣全然歸向神的國王(參王下二十三25)。然而猶大的壽數,已被約西亞的父親亞們這個邪惡透頂的國王給弄到了盡頭。在約西亞執政期間,埃及征討亞述。約西亞馬上對埃及宣戰,神告訴他不要這樣做,但他還是做了。約西亞被殺後(參代下三十五20~27),只有軟弱的國王在猶大執政了。埃及人三個月後擄走了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接續的國王約雅敬被尼布甲尼撒王擄到了巴比倫。埃及和亞述給了猶大致命的一擊。──《靈修版聖經注釋》




綱目

http://ccbiblestudy.net/Old%20Testament/23Isa/23OT07.htm


【以馬內利(七1~25)】

  一、猶大面對的危機──當時在亞述管轄列國之下,亞蘭與以色列聯盟反叛,但因猶大不肯加盟,於是亞蘭與以色列聯兵攻打耶路撒冷,圖加威脅,甚至有意廢除亞哈斯王,另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6)
  二、如何應付危機──以賽亞帶來耶和華的話語,就是要「謹慎安靜,不要心裏膽怯」,二王的計謀必不能成就。應付危機的最好方法是投靠神,相信祂的大能
  三、以馬內利預言──神應許短期之內,亞蘭與以色列二王必無功而退,他們亦先後相繼被亞述所滅(8、16),而因亞哈斯的不信,猶大亦面臨審判與傾覆。以馬內利預言當日如何應驗,經文沒有交代

──《新舊約輔讀》

【以馬內利與施亞雅述(七1-15)】

  一、以馬內利
        1、此言基督神聖的誕生
        2、此言基督榮耀的事工
  二、施亞雅述——按施亞雅述意即“餘民歸回”
        1、此事不久即驗——於二、三年後,二王皆被殺(參王下十五30,又十六9)
        2、此事亦驗於將來——雅各家的餘民,要悔改歸主(參十20-23,羅九27-29,又十一25-27)

——賈玉銘《聖經要義》

內容綱要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賽亞書註解》

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賽亞書註解》